Mar 28, 2015 | 法国文学作品, 法语角
让·拉辛 Jean Racine 让·拉辛(法语:Jean Racine,1639年12月22日-1699年4月21日),法国剧作家,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拉辛出身于一个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 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皇家码头修道院冉森派教士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 拉...
Déc 17, 2014 | 法国文学作品, 法语角
莫里哀 Molière 莫里哀(法语 : 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是一位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创始人,也被認為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幾位喜剧作家中的一位。 他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 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 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他的作品对欧洲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 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简介...
Déc 6, 2014 | 法国文学作品, 法语角
赫内·巴赫札维勒 René Barjavel 赫内·巴赫札维勒(法语:René Barjavel,1911年1月24日 – 1985年12月24日),也翻译为勒内·巴雅维尔,法国作家,记者,评论家,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德龙省尼翁斯镇(Nyons,奥克语:Niom),1985年于巴黎去世 ,是首位提出时间旅行中祖父悖论的科幻作家。 作为科幻作家,巴赫札维勒常常以科技加上人类的疯狂与愚蠢导致文明的陷落为主题,同时,在混乱的时代背景中描写永恒的爱情,给和小说中主人公一起经历不可逆转的绝望的读者一些希望。...
Oct 28, 2014 | 法国文学作品, 法语角
亨利·巴比塞 Henri Barbusse 亨利·巴比塞(Henri Barbusse,1873年5月17日 – 1935年8月30日),法国作家,法国共产党党员。 早年曾发表诗集《泣妇》(1895)、长篇小说《哀求者》(1903)和《地狱》(190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创作了反战小说《火线:一个步兵班的日记》(1916),获龚古尔文学奖。 1919年出版《光明》,写了一个小资产者在战争中的转变。 巴比塞还发起了法兰西退伍军人联合会和“光明社”等团体。 出生 1873年5月17日...
Oct 7, 2014 | 法国文学作品, 法语角
西奥多·庞维勒 Théodore de Banville 西奥多·庞维勒(又译泰奥多尔·邦维尔)(Théodore de Banville,1823年3月14日-1891年3月13日),法国诗人、作家。 生平 生于法国的穆兰,是一个海军军官的儿子。 在巴黎的一所高中毕业后,庞维勒开始文学创作。 1842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人象石柱》,引起当时文学批评者的注意。 1846年又出版了第二部诗集《钟乳石》。 1857年发表《短歌集》。...